数智赋能教育,将会带来怎样的教育变革?6月18日,余杭区“未来云校”名师优课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举办。现场,“未来云校”名师优课系统(以下简称“未来云校”)正式上线,描绘出一个数智赋能、多元开放的教育新生态雏形。


“未来云校”名师优课现场观摩推进会现场观摩直播课堂

据悉,“未来云校”项目建设历时3年,借助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、云计算等技术,打造出集教学教研、综合应用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。其功能涵盖了智能备课系统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、区级在线教研系统、区域数据中心系统等九大模块。

相较于常态化课堂,“未来云校”如何进行数智赋能?以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为例,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的直播课堂上,教师智能摄像机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,学生智能摄像机捕捉下学生的课堂表现,AI智慧教研主机对课堂过程进行实时分析……直播课堂一结束,“课堂参与度”“教师教学轨迹”“教师提问类型统计”“课堂过程分析报告”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数据就发送到了学校的“未来云校”平台。


“未来云校”名师优课系统对课堂教学行为分析

“作为余杭区‘未来云校’的首批试点校,学校在2021年就开始使用该系统。截至目前,我校已有5000多节课堂教学视频借助AI课堂分析,生成了2.5万余份课堂的教学行为分析报告。”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校长章献明说,“此前,我们是通过教师听课的方式观察课堂,从而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表评价,最终将量表汇成数据图进行分析。对比来看,‘未来云校’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更智能、更多元,其海量的大数据分析很好地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。”

除了推动课堂教学评价更多元化、科学化,“未来云校”也能助推教师教研更加智慧化、精准化。

对于“未来云校”在教研方面的强大助力,首批试点校之一的仓前中学教师们,感触很深。“自从使用了‘未来云校’系统后,教师们在课堂、教研方面有了很多新变化,不仅养成了依托数智化进行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的好习惯,还能够利用‘名师录课系统’内的数据资料、教学实录来寻找教研的突破点。”仓前中学副校长樊平透露,仅2023学年,学校教师立项课题15个,发表或获奖论文54篇。专业水平显著提升的背后,“未来云校”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

“未来云校”名师优课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

教师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创造者,也是接收者。依托“未来云校”的海量资源,余杭区教育局将整合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来构建校-区级教学资源库,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,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
目前,“未来云校”已在余杭53所中小学、63个校区实现全覆盖。“作为浙江省‘人工智能+教育’试点区,余杭多年来积极致力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。‘未来云校’是我区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又一次深入实践,为教学方式创新与转型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全新载体。”余杭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